基本情况
学科专业群特色
学科专业群优势
建设理念
建设思路

学科专业群特色

学科概况
学科专业群特色

 

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与重庆市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与重庆市南川区、四川省广安市、贵州省遵义市等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金融部门成功签署《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合作备忘录》、《联合共建金融实验室协议书》等合作协议,与重庆商社集团、重庆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企业签订校企院企合作协议。分别在重庆金融学院和重庆市金融办挂牌成立“重庆市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庆金融学院金融实践实训基地”。 2011年,以本专业为依托,策划倡议发起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将优质资源整合与突出研究特色有机结合。在学校前期研究和倡议的基础上,2011年包括安岳县、璧山县、大足县、简阳市、乐至县、龙泉驿区、双桥区在内的成渝两地区县,成立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在成立大会上,7个市(区、县)负责人达成《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大足共识》,共同签署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战略框架协议》,积极促进成渝经济一体化以及西部地区繁荣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特色学科专业群的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提高了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汇聚国内外一流师资,培养高端经济人才  经济学特色学科专业群汇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形成了师资核心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主要有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杨继瑞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崇举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和平博士;重庆首批“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两江学者”谢新博士;“重庆市名师”靳景玉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承担着文传浩教授、邹璇教授等。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培养特色人才。创新“311”人才培养模式,即“3双+1化+1联合”(“3双”指双语教学、双导师制和颁发双证, “1化”指国际化,“1联合”指校企联合培养)。经济学特色学科专业群课程中双语教学平均达到20%,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开办了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国际结算师(ISM)特色项目班,双语课程达到了50%以上。学业导师与事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提高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打造本硕博专业链  在2003年获“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后,先后增设“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含保险)、财政学(含税收)“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传媒经济学”、“经济政策与法律”等相关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本专业为依托2012年获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培养项目“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