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结构
整体结构 |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28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73.9%,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为75%;获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比例为57.14%;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3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2007年建成重庆市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建成市级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 贸易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贸易经济学专业自成立以来,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队伍建设理念,形成了一支具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高层次、具有团结协作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贸易经济师资队伍共有25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21人,校外兼职教师(行业专家)4人。教师队伍中,有“两江学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1人,重庆市第一批社会科学专家1人,重庆市市级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外聘教师主要由西部最大零售集团——重庆商社集团的高层业务领导和重庆市商业委员会的负责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构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另有1人博士在读;具有海外博士学历的教师4人;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6人;分别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日本龙谷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缘结构合理。有两江学者、巴渝学者1人。 金融学专业 目前,我校金融学专业有专职教师36人。35岁以下6人(占17%),36-45岁21人(占58%),46岁及以上9人(占25%)。教授10人(占28%)、副教授高级职称15人(占42%),中级职称11人(占30%)。 博士和在读博士22人(占61%),硕士7人(占19%),博士和硕士在教师中占到80%。专职教师36人,分别毕业于17所不同的高等院校,一半以上曾就读于或在读“985”、“211”高校;约1/3具有国外留学或学术访问背景。35岁以下的6人,10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在读博士。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比例达到84%,博士教师授课比例达78%。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在近三年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有5名获得了课堂教学优秀奖。 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现有师资20人。财政专业教学团队,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重大、硕博教师比例高、中青年教师居多、“多元化”学缘结构等特点。目前有专职任课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占80%;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6人,硕博教师比例达65%;年龄为40—49岁的12人,30—39岁的8人,平均年龄43岁;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国内知名重点大学,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财政学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优良率一直保持在100%。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比例达到80%,硕士博士教师授课比例达65%。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在近三年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有5名获得了课堂教学优秀奖。 经济统计专业 经济统计专业学科队伍稳定,结构日趋合理。在保持人员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培养,队伍成员数量上、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为78.57%;45岁以下副教授职称以上的16人;博士19人。学科带头人丁宣浩是重庆市统计学会副会长及数学会副理事长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近2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方政府项目7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方政府项目1项,总经费270余万元。队伍中还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5位担任全国专业学会理事。每个方向均有9名以上成员,含2名以上教授及3名以上博士。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及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