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 |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按照“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主、创新为魂”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狠抓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形成有发展潜力、能产生重要成果的创新团队,实现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前沿性、研究性,全面提高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 贸易经济学专业 贸易经济学专业建设,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形成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等理念,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整合政府商贸主管部门、商贸流通企业、高校专业教学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实现专业发展与政府指导结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互动,精心打造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特色专业,使之成为西南地区高素质商贸人才的培养高地。具体思路是: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带动专业建设;②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拉动专业建设;③以师资队伍为基础,推动专业建设;④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促动专业建设;⑤以政产学研为平台,互动专业建设。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围绕“一个中心,两大特色,三种能力”的总体建设思路,着力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建设。①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②强化两大特色。强化中外合作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强化多层次、模块化、全程式的实践教学特色。③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为载体,全面提高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 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是:①夯实基础。根据应用经济学学科点建设与发展以及学科研究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②注重实践。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依托重庆工商大学经管实中心作为全国示范中心的优势,把金融实验室建设成为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与实务单位的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深入挖掘实践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③高进高出。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通过资助部分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教材的编写出版,进一步充实我校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系列教材体系。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在课程质量提升项目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向的课程选择体系,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全部实现高分进校高质量出校。④强化管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实习和论文指导老师在教、学、管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兼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管理模式。继续重视学生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关注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性和发展后劲,完善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并与毕业生加强联系,收集反馈信息,提高专业教育针对性。⑤重视科研。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团队为中心,集中方向进行研究,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⑥广泛协作。加强对外联络和学术交流,提高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在高校和实务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人才培训基地和平台为行业提供高端人才培训;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转化。 经济统计专业 经济统计专业的建设思路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专业性强、社会服务功能突出,开放合作办学紧密、创新性明显,在西部特色优势明显,具有领先水平的经济统计特色专业。 |